【前言】 有了资金,企业可以活下去,但对于此次遭受疫灾重创的大多数中小微企业来说,不仅要活下去,还面临着如何活的问题。降本增效,是企业活得更有质量活得更能长久的良方,深度财务来说说企业抗“疫”之成本那些事。
今天,看到网上流传的一个有关疫灾的段子,大意是:最近这一个月的现实说明了:90%以上的会是可以不开的,剩下的10%也可以在网络上开的;许多工作是可以在家里做的;许多养闲人的工作岗位是可以没有的;许多饭局、聚会是可以没有的.......字字珠玑,句句扎心,仔细一琢磨,有一些道理,对于此次遭受疫灾的中小微企业来说,也有诸多可以借鉴之处。
这一段时间,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以及各地财税部门,密集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对在防疫期间因停工停产造成损失的企业予以救助,对于广大中小微企业来说,此举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是政策大部分都是从资金方面予以的支持,有的企业主认为扶持力度不够大,认为应该减免社保费而非缓交,认为应该全部免税而非部分优惠,甚至有人要求银行免房贷.......对于这些诉求,大鹏只能泼冷水,幻想是要有的,但是很难实现,为何这样说?一是全国中小微企业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小微企业在全国企业中的占比达80%以上),而国家财力有限,如果全面减免或补贴,财政很难负担;二是对于受疫情影响损失有多少很难完整判断,餐饮、住宿、运输、旅游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如线下培训业)是受影响最大的,但究竟影响了多少需要补助多少,很难说明白,只补助这些企业不管其它企业,又显失公平。所以,外部的扶持和补助有限,我们不能把希望只寄托在外援,更重要的是想办法自救,更好地活下去,这时,企业成本费用的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在前面中小微企业抗疫之资金篇中,我提及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着手,扩大资金的流入,控制资金的流出,使企业获得足够的资金活下来。在企业资金问题得到暂时缓解后,企业接下来面临如何活的问题,我们认为,咱们会计人员要协助企业老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降本,二是增效,只有炼好这两项内功,企业才能活得有质量更长久。
1、降本:降低成本控制费用
首先,把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项目全部罗列出来,按照金额或占比从大到小排序,会计人员可以上一年或最近三个月的平均值作为排序的参考,找出对企业总体成本费用金额影响较大的主要项目;其次,对大额或占比较大的主要成本费用项目进行分析,与发生成本费用的业务部门,如采购原材料的采购部门、生产产品的车间和销售产品的销售部门等进行讨论,核实哪些成本费用可以”砍“,能砍掉多少;最后,根据汇总的项目最新的成本费用情况,调整当年的成本费用预算目标,并按新的目标值进行成本费用的管控。
当然,对于成本费用的缩减是建立在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基础上的。对于一些确定可以享受扶持政策的项目,比如,房租减免、增值税或消费费免征等,直接进行调减;对于一些可增可减可以调整的项目,比如前面段子中提及的会议费、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等,尽可能予以压缩;对于一些暂时不能或无法确定的,则维持原样,后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增效:提高投入产出之比
首先,对于企业成本中占比较大的人工成本,在不裁员不降薪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提高工作效率(防疫期间安排部分人员带薪休假)、加强技能培训(国家对企业防疫误工期间的技能培训进行补贴)和优化办公方式(现场办公和居家办公混搭)等措施进行人员增效,尽可能增加员工岗位的附加值,或者参考西贝与盒马的有偿借用员工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人员的最大效益;其次,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可以借助高科技和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优化或改进业务流程,如改进生产工艺流程等,尽可能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最后,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依据大鹏一贯倡导的”该缴的税费一分不少,该享的优惠一项不纳“的税收筹划理念,通过依法合规纳税,合理享受优惠,为企业减税降费。在此,要提醒咱们广大会计人员,及时了解和钻研当地政府出台的有关防疫期间对企业的财税扶持政策,用好用足这些政策,合理为企业减负。
防疫的非常时期,国家倡议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企业裁员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毕竟要招到合适的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相信企业与员工本着同发展共存亡的信念,一定能够相互理解,共克时艰。
这场疫灾,导致很多中小微企业生存维艰,如果仅仅依靠国家的帮扶,则只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就像我们常说的企业现金流,从外部借款或贷款方式的“输血”,可以支撑企业度过一段时间,但非长久之计,企业要健康持续发展,重要的还是自身具有“造血”功能。同样,面对这场尚不知何时能够结束的疫灾,中小微企业不能只是坐着等、靠、要,而是要行动起来,从控制成本费用做起,学会自救。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战“疫”如此,做企业,亦如此。
深度财务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注册代账报税,审计评估,出口退税,财务分析,高企策划等专业服务。
暂无内容